1.3.1 有理数的加法(第一课时)教案
授课人:胡晓勇
教学目标
1、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.
2、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;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,并能准确的进行加法运算。
3、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
教学重点:
有理数的加法法则.
教学难点:
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
教材处理:
本节将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,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,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并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。
教学方法:
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,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知识、掌握方法。
教学过程:
一.创设情境,提出问题
(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)
问题:一建筑工地仓库,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:
|
进出货情况 |
库存情况 |
|
星期一 |
+5 |
-2 |
|
星期二 |
+3 |
-4 |
|
合计 |
|
|
|
面对这份表格,你能获得什么信息?能否用式子表示?
二.探索新知,解决问题
1.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
问题;两天一共进货/出货多少吨?
学生回答:两天一共进货8吨,用数学式子表示为
(+5)+(+3)=+(5+3)=+8.
学生回答:两天一共出货6吨, 用数学式子表示为
(-2)+(-4)=-(2+4)=-6
教师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:
(+5)+(+3)=+8 (-2)+(-4)=-6.
师生共同归纳法则1:同号两数相加,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,并把绝对值相加.
2.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
问题:星期一/星期二的库存量有何变化?
学生回答:星期一的库存量增加了3吨,用数学式子表示为
(+5)+(-2)=+(5-2)=+3
学生回答:星期二的库存量减少了1吨,用数学式子表示为
(+3)+(-4)=-(4-3)=-1
教师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
(+5)+(-2)=+3 (+3)+(-4)=-1
3.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.
问题:这两天的库存量合计有何变化?
学生回答:这两天的库存量合计增加了2吨.
(+3)+(-1)=+2或(+8)+(-6)=+2.
老师:会不会出现和为零的情况?
提示:可以联系仓库进出货的具体情形.
学生回答:如星期一仓库进货5吨,出货5吨,则库存量为零.
(+5)+(-5)=0.
师生共同归纳法则3: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零.
老师:你能用加法法则解释法则3吗?
学生回答: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.
一般地,还有一个数同零相加,依然得这个数.
练习:口答: 略
例子 略
我们可以利用数轴来检验运算是否正确.如:星期二仓库进货3吨,出货4吨,用数轴表示如下:
-4
-5 -4 -3 -2 -1 0 1 2 3 4
三:巩固训练,熟练技能
练习: 略
四:总结反思,情意发展
可以归纳如下几点:
1. 本节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.
2. 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分类讨论思想.
3. 主要的问题:
(1) 要借助数轴来进一来验证有理数的加法法则;
(2) 异号两数相加,首先要确定符号,再把绝对值相加.
五.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9页1,2,3题
六.拓展练习 略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